-
2月16日,财政部官网发布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在《求是》上的署名撰文《更加有力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文章中提到,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禁止变相举债、虚假化债行为。
-
房地产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高层强调了房地产的重大影响,“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当然,“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依旧不变,而在此基础上,地方要做到因城施策,扩大有效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
成都24小时涨价房源量为407套,较02月15日减少357套,环比下降46.7%。与此同时,涨价房源占比小幅回落,对于购房者来说是一个入市窗口期,购房者可抓住时机入市。
-
2023年02月16日成都存量房单日成交964套,比昨日增加7套,环比上涨0.7%。从近一周存量房成交来看,成都存量房日均成交套数为682套,其中02月13日成交量最高为1052套,02月16日单日成交964套,高于近一周平均水平41.3%。
-
2023年02月16日成都新建商品房成交480套,较昨日减少28套,环比下降5.5%。近一周成都新建商品房日均成交371套,其中,02月14日成交量最高为574套。02月16日单日成交480套,高于近一周平均水平29.4%。
-
这轮二手房市场的回暖,并非突然出现于春节后。实际上,从去年12月底、今年1月初开始,市场已有了回暖迹象。正月十五之前,由于部分购房者还未回京,因此,2月前两周可能还是会受假期因素影响。基于此,周永祥预计:“随着购房者陆续回京,预计2月份整体市场比1月份还要好一些。”
-
据介绍,去年12月底至今,甘玫经手的三四线城市成交样本中,基本可细分为两大类改善需求:一类为本地改善需求,比如浙江的桐庐、衢州等地的购房人,原来房子没电梯的,就想换个大一点、带电梯的,或者换个一楼带院子的;另一类则为旅居需求,之前旅居购房更多基于投资,但时至今日,购房者更多基于自身实际旅居需求而买房。
-
从人口流向来看,人口向大城市迁徙,这是过去十年的趋势,但现在这个趋势有了一些变化。从农民工来看,在本地就业的人数过去几年增长比较快,外出打工的人数增长逐渐减缓,甚至停止增长了,未来会出现负增长。
-
在整体走势先强后弱的基础上,三四线城市内部进一步分化,从新房成交均价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三四线城市房价较高,而中北部三四线城市房价相对较低。例如,绍兴2022年新房成交均价为16201元/平方米,而中部城市洛阳新房成交均价为8073元/平方米,两者相差较大。
-
2021年是房企在三四线城市拿地的转折点。根据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百强房企在三四线城市的土地成交金额、成交面积开始明显下降,在成交金额方面,2020年是4.02万亿元,2021年、2022年分别下降至3.47万亿元、2.28万亿元;在成交面积方面,从2020年的22.23亿平方米下降至2021年的17.49亿平方米,2022年降幅更为明显,跌至11.09亿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