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宣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12月7日报道,易居房地产研究院6日发布的《2021年11月全国4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报告》(下称“报告”)显示,11月40城新房成交量创近10年单月新低,预计短期内还将继续向下探底。
-
央行在宣布降准的公告中,特别强调了“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不搞大水漫灌”,之后,央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再次强调“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不搞大水漫灌……”
-
在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要艰辛困难得多。过去的20年是中国地产行业规模化发展的快速阶段,而商业地产的开发却是被大多数企业避而远之,开发企业在商业地产投资额远不及在住宅的投资。趋于谨慎的背景下,又面临的是中国城市化迈进的发展浪潮,到202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了63.89%,仅一年就上升了14.21个百分点。
-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规划中提到的产业包括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等其他产业,这是国家的一个方向,逐渐淡化所谓的互联网产业,所以各城市、各政府在深度理解国家意图之后,开始定向的抢人、抢钱、抢产业,从南到北的态势基本不变。
-
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融资行为已逐步恢复正常。记者近日从金融管理部门和多家银行了解到,11月房地产贷款投放在10月大幅回升基础上,继续保持环比同比双升态势,初步预计同比多增约2000亿元。另据Wind数据统计,11月房地产企业境内债券发行金额471亿元,环比增长84%。
-
房屋交易方面重点整治发布虚假房源信息;捂盘惜售,囤积房源;通过更改预售合同、变更购房人等方式,投机炒作未交付的商品房;为不符合交易条件的房屋提供经纪服务,或者对购房人隐瞒抵押、查封等限制房屋交易的信息;唆使、协助购房人伪造社保、纳税、婚姻、户籍等证明规避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
-
如果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源之于23号文出台,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成长则得益于多样红利的加持,政策的红利、人口(城镇化)的红利、土地的红利、金融的红利,在各种红利的综合作用之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向前飞奔,同时带动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
从金融管理部门的回应来看,恒大集团的问题是个案,其风险对金融行业的外溢性可控。
-
12月3日,大连市人民政府发布《大连市支持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稳定生产经营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措施》”)。其中提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结合市场供需情况,在保持整体备案均价平稳前提下申请调整已申报的预售房源价格,并重新申报一房一价;12月5日,据获悉,奥园逾期理财产品最终版兑付方案,奥园在此前逾期理财产品兑付方案中再次明确兑付时间。方案称,奥园逾期理财产品将于2023年6月前全部完成兑付,抵楼兑付资产可在2年后回购;行情恢复到今年初水平,即可提前全部兑付。
-
今年地产行情如此不乐观,许多房企应对寒冬的第一步,就是“节流”。房企们似乎都做好了发展降速、优先处理眼前危机的打算,有的甚至暂时进入了熄火状态,为的就是全面减少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