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十四五”期间规划商品住房年开发量不低于1600万平方米,五年开发总规模不少于8000万平方米;其中市区年开发量不低于1440万平方米,五年建设总规模不少于7200万平方米。
-
其实很多房地产企业最后难以经营下去都是因为大规模扩张导致的结果,而除此之外,光耀集团之所以会面对资金链紧绷的问题,还和两次准备上市有着巨大的关系。第一次为了上市,集团在三年的时间内就疯狂砸进去了10亿元,但是落得个失败的结局。第二次为了上市,集团又砸进去了2亿元,但最后还是获得个失败的结局。
-
2月14日,据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显示,南光置业有限公司(简称“南光置业”)拟转让旗下两处资产的股权,分别为南光锦湾(珠海)房地产有限公司(简称“珠海南光锦湾”)51%股权、南光置业(珠海金湾)有限公司(简称“珠海南光置业金湾”)51%股权,均未披露转让底价。
-
据获悉,上海世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此次冻结权益数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冻结期限从2022年2月10日至2025年2月9日。
-
2月14日,港股地产板块持续低迷,融创中国跌超10%,报9.87港元;中国奥园跌9.68%,报1.68港元;正荣地产跌7.32%,雅居乐集团跌8.35%,世茂集团跌6.87%。
-
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网显示,如皋市人民法院已正式裁定受理南通六建破产重整案,并指定南通六建清算组担任管理人。据中证报记者独家采访破产管理人主办律师获悉,公司尚未引入投资人,重整过程中公司的特级建筑资质或转化成股权价值。
-
2022年1月下旬,全市上新24个新盘,有13个盘实现了“日光”,一个叫华侨城·纯水岸的新盘,认购率高达252%。
-
近日,融创、中南、建业、万达、世茂、建发等标杆房企都透露了组织调整的消息。同在资金压力下,大家都在千方百计寻找出路,组织优化就是房企常用的手段。
-
中交地产巨额担保背后:业绩与规模困阻。
中交地产在被迫缩表的情况下要维持现有规模或者维持规模增长,就只能在可能的范围内提高自身周转速度和效率,这又正是央企很难解决的体制短板之一。
-
由于自2016年起上海写字楼市场大量供应入市,过去5年来,上海写字楼供大于求,市场一直处于租金水平下行状态。这一状况在2021年彻底扭转,尽管仍受疫情困扰,去年上海写字楼市场却强劲复苏,不仅净吸纳量创下历史新高,租金也录得5年来首次提升。